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成藏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成藏控制因素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紧邻长7段优质烃源岩,但油藏分布不均匀、油水分布复杂.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裂缝统计,结合储集层物性、压汞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参数等综合分析,通过东西部含油区和中部出水区砂体发育规模、储集层物性、源储间泥质纹层和裂缝发育对比分析,明确研究区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块成藏差异,总结双物源沉积背景下的油气运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吴起地区东、西部区块原油姥植比和甾烷存在差异,油气主要以垂向运移为主.优质的烃源岩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区油藏大面积发育奠定了基础.垂向上,砂体发育规模与储集层物性差异控制了延长组6段不同亚段的油气富集程度;平面上,油气富集程度主要受砂体连通性、源储间泥质纹层、储集层物性以及裂缝等因素的控制.东、西部富含油区单砂体厚度大、泥质含量低、储集层物性好、非均质性弱、泥质纹层少且裂缝发育,有利于油气垂向运聚与成藏.中部物源沉积交汇区单砂体薄而多,岩性、物性变化快,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砂体连续性差,源储间泥质纹层发育,裂缝不发育,阻碍了油气垂向运移,导致油气富集程度低.对于陆相多物源复杂致密储集层而言,不应只考虑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更应重点考虑源储接触关系以及裂缝对油气运移富集的影响.该认识对研究区以及类似地区油气富集带及甜点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2期|241-253|共13页
  • 作者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延安7160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04;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710004;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2;
  • 关键词

    延长组6段; 油藏分布; 成藏差异; 姬塬—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