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医用影像学 》 >能谱CT低剂量颅底区减影融合CTA技术与临床应用

能谱CT低剂量颅底区减影融合CTA技术与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比较能谱CT颅底区减影融合CTA(BRSF-CTA)与数字减影CTA(DS-CTA)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深入探讨BRSF-CTA技术参数,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方法:把临床怀疑脑血管病的144例者行头颈CTA联合成像,分成A组(DS-CTA)组和B组(BRSF-CTA)组,每组72例.对所有CTA检查均行VR、MIP、CPR分析后,比较两组技术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在显示颈内动脉在颈段、颅底段、颅内段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而在颈内动脉颈段、大脑中动脉的CT值和其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分别为7.81±0.86mGy、697.63±79.34mGy.cm、2.16±0.25mSv,6.16±0.59mGy、380.86±42.76mGy.cm、1.18±0.13mSv,辐射剂量降低了42.2%,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本研究中诊断35例颅内动脉瘤,其中颅底动脉瘤7例.BRSF-CTA技术可直观、形象、多角度显示颅底动脉瘤与前床突和载瘤动脉的位置关系,并优势展示1例颈动脉床突孔,2例瘤体近前床突小于5mm,1例后交通复杂动脉瘤并显示其瘤体的细小动脉分支.结论:BRSF-CTA技术降低了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意,显示颅底骨质解剖、变异、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关系较DS-CTA清楚直观.BRSF-CTA实现细小目标结构显示,可弥补DS-CTA不能显示瘤体小分支的不足,为外科手术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