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中小成本商业电影营销初见弥端——以《失恋33天》为例

2011年中小成本商业电影营销初见弥端——以《失恋33天》为例

         

摘要

2011年的中国电影以平均每天银幕数增加8块的速度实现了"井喷式"增长。中国90%的电影被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所主导,而今年小成本商业电影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在数量上占据市场先锋。然而,小成本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而至,由于受制作成本和电影审查制度的限制,它们的发展空间被局限在不足10%的国内市场。而《失恋33天》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了自己的生存维度,适时地利用了新媒体进行网络营销和互动,在碎片化的电影环境中脱颖而出。本着低端化、娱乐性、本土化的市场定位,中低小本商业电影呈现出一片生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