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矿产与地质》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成矿时代及岩浆岩等研究,确认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燕山早期和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两个期次。矿床地质特征受地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岩的约束,铅锌多金属矿床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或断层带内,少数为MVT型铅锌矿床,矿体呈囊状—似层状产出于碳酸盐岩地层中;金多金属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或金异常分布于侵入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发育的断裂构造上;Cr-Ni-Co-Pt-Fe矿床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超基性岩脉及附近断裂带中。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划分出唐古拉前陆复合盆地Cu-Au-Pb-Zn、丁青Cr-Ni-Co-Pt-Fe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弧盆系Au-Cu-Ag-Pb-Zn三个成矿带,可以为该地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