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药杂志 》 >茯苓多糖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研究

茯苓多糖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体外培养的SGC-37901人胃癌细胞株制作皮下荷瘤裸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5组: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予茯苓多糖400、200、100 mg/(kg·d)],环磷酰胺组[予环磷酰胺20 mg/(kg·d)],对照组(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组8只。均予灌胃给药。观察各组肿瘤重量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及肝、脾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肿瘤组织的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各组的瘤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瘤质量、抑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抑瘤作用显著增加(P<0.05)。茯苓多糖各组脾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环磷酰胺组(P<0.05),肝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与环磷酰胺组(P<0.05)。环磷酰胺组、茯苓多糖各组与对照组Bcl-2蛋白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PI)比较下降明显(P<0.05);茯苓多糖各组Bcl-2蛋白PI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茯苓多糖中、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Bcl-2蛋白PI下降明显(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不明显(P>0.05)。环磷酰胺组、茯苓多糖各组与对照组Bax蛋白PI比较升高明显(P<0.05);茯苓多糖各组Bax蛋白PI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茯苓多糖各组随浓度增加,Bax蛋白PI显著升高(P<0.05)。结论茯苓多糖对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调控Bcl-2/Bax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