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病原学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病原学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病原学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2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科就诊并在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终末期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根据痰涂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分为病原学阳性组(n=34)与病原学阴性组(n=64),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肺结核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组均以男性(分别为85.3%、76.6%)和中老年人[分别为(56.4±15.6)岁、(55.8±15.0)岁]为主。与病原学阴性组比较,病原学阳性组基础病非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38.2%vs.17.2%)和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的比例(91.2%vs.50.0%)高(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病原学阳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病原学阴性组(P<0.05),但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病原学阴性组(P<0.05)。胸部CT显示,与病原学阴性组比较,病原学阳性组胸膜增厚、空洞形成比例高(P<0.05),条索影比例低(P<0.05)。两组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均较好(94.1%vs.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咳嗽咳痰(OR=12.572,95%CI 2.609~60.581)、MLR(OR=8.226,95%CI 2.479~27.298)、合并胸膜增厚(OR=4.740,95%CI 1.043~21.541)及空洞形成(OR=8.462,95%CI 2.423~29.555)为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病原学阳性及阴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以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MLR、合并胸膜增厚及空洞形成是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