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 >ESD联合和胃愈疡方对早期胃癌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ESD联合和胃愈疡方对早期胃癌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联合和胃愈疡方对早期胃癌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与乙醇混合液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4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外科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组及联合治疗组(ESD+和胃愈疡方),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比较外科组与ESD组术中出血量;干预过程中对大鼠体重、行为学进行观察;干预12周后,对各组炎症因子、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CD4和CD8的表达水平,胃组织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再生黏膜厚度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与外科组相比,ES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CD4、EGF、PGE_(2)、CD4/CD8及再生黏膜厚度明显降低,TNF-α、IL-8、CEA、CD8及溃疡指数均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外科组、ESD组、联合治疗组大鼠体重、CD4的表达量、CD4/CD8、EGF、PGE_(2)、溃疡抑制率及再生黏膜厚度均明显升高,TNF-α、IL-8、CEA、CD8及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ESD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大鼠体重、CD4、CD4/CD8、EGF、PGE_(2)、溃疡抑制率及再生黏膜厚度明显升高,TNF-α、IL-8、CEA、CD8及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ESD联合和胃愈疡方对早期胃癌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