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绵羊腺病毒分离物RTS-42-5溶血性巴斯德氏菌相继实验感染羔羊的病理学

绵羊腺病毒分离物RTS-42-5溶血性巴斯德氏菌相继实验感染羔羊的病理学

         

摘要

4组5至10日龄禁食初乳的羔羊,用于评价对绵羊腺病毒RTS—42株与5天后继之以溶血性巴斯德氏菌(1A型)感染的反应。A组(13头)羔羊以腺病毒与巴斯德氏菌相继感染,B组(4头)以RTS—42株感染继之以无菌肉汤注射,C组(4头)注射以无菌细胞培养液继之以巴斯德氏菌的肉汤培养物感染。D组(4头)以无菌细胞培养液与无菌肉汤相继注射,作为假感染对照。所有羔羊均用气管与鼻腔内接种,序贯地扑杀,以研究它们的形态学病变。 A组羔羊在病毒感染后第6、8、10、12、14天扑杀,肺的主要病变为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炎与细支气管炎的特征是气道腔内渗出物里含有嗜酸粒细胞与少量中性粒细胞。间质性肺炎的特征为肺泡中隔增厚,这种增厚是由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嗜酸粒细胞与少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所引起。2例羔羊的间质性肺炎并发急性肺炎病灶,其中1例见到1个燕麦细胞(Oat-cell)灶。2例羔羊有胸膜炎,同时在气管周围有炎性渗出物。B组(病毒单独感染)羔羊肺里的主要病变为萎陷,并有一些肺泡中隔轻度增厚肺泡间插其间。在病毒单独感染的羔羊,既未见到支气管炎和肺炎,也未见到胸膜炎。C组(溶血性巴斯德氏菌单独感染)羔羊的肺形态学特征与A组羔羊者相似,但每例羔羊肺里都存在燕麦细胞灶,还存在于一些羔羊的鼻甲、纵膈淋巴结、肝和脾里。这些羔羊的胸膜炎(4例中有2例)也比A组羔羊多见。

著录项

  •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1984年第4期|1-12|共12页
  • 作者单位

    新疆八一农学院兽医系;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国立动物病中心;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国立动物病中心 副教授;

    邮政信箱70号;

    尔姆斯;

    爱荷华 微生物学家;

    邮政信箱70号;

    尔姆斯;

    爱荷华 微生物学家;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