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非洲大蜗牛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非洲大蜗牛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

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并提出了今后关于非洲大蜗牛入侵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对非洲大蜗牛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检疫防治等方面,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15年第4期|626-630|共5页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

    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关键词

    非洲大蜗牛; 发生历史; 生物学特性; 防控; 展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