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技术流程优化对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操作流程优化对血管再通时间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机械取栓术流程优化后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12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流程优化组,同时搜集取栓手术流程没有优化前的46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2时周NIHSS评分、从腹股沟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血栓逃逸率、血管再通率、术后再闭塞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临床良好预后(90dmRs0~2)等指标。结果:流程优化组121例中,术前NIHSS评分(21.79±3.32)分、2周时NIHSS评分(5.16±2.75)分、从腹股沟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28.35±10.96)min、取栓次数(2.31±0.89)次、血栓逃逸率(8/121,6.61%)、血管再通(TICI=2b-3)率(116/121,95.87%)、术后再闭塞(5/116,4.31%)、颅内出血发生率(9/121,7.44%)、临床良好预后(mRS=0~2分)率(79/121,65.29%);而对照组术前NIHSS评分(20.83±4.72)分、2周时NIHSS评分(7.32±2.89)分、从腹股沟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48.69±13.71)min、取栓次数(4.52±1.63)次、血栓逃逸率(12/46,26.09%)、血管再通(TICI=2b-3)率(31/46,67.39%)、术后再闭塞率(4/31,12.90%)、颅内出血发生率(4/46,8.70%)、临床良好预后(mRS=0~2分)率(22/46,47.82%)。两组患者除术前NIHSS评分、颅内出血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不仅要优化院内流程,缩短从就诊到腹股沟穿刺的时间,同时也要优化机械取栓手术本身的流程,缩短从腹股沟穿刺到血管再通的时间,才能提高救治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