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吊兰对土壤Cd、Pb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吊兰对土壤Cd、Pb形态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观赏植物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吊兰对Cd、Pb胁迫下土壤酶活性和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以及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实验组>空白组,且实验组随着吊兰培养时间的增加,4种酶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吊兰栽培120d时,Cd处理组和Pb处理组4种土壤酶的最大活性分别达到:1.936U/g、263.170U/g、36.881U/g、57.992U/100g和3.544U/g、302.000U/g、155.502U/g、65.451U/100g。空白组与实验组变化趋势相似。和空白组相比,重金属Cd、Pb残渣态在实验组中显著下降;Cd碳酸盐结合态在实验组中显著增大。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重金属残渣态与可交换态含量的变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其他形态的变化虽然也有影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吊兰生长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Pb、Cd污染程度,有利于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在重金属Cd、Pb污染修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