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小麦-黑麦“单体附加法”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摘要

以“单体附加”法创制的82份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其醇溶蛋白带型、HMW-GS组成以及SDS-沉淀值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63个株系在醇溶蛋白的ω区不同于小麦亲本绵阳11(MY11),其中46份材料具有黑麦1RS特征带Gli-1Bl,属于1BL/1RS易位系,另外的17个材料在ω区不同于MY11和1BL/1RS易位系,出现了一些新谱带或缺失了亲本的某些原谱带;②SDS-PAGE的电泳结果显示,试验材料在Glu-1三位点分别具有2、3、2个等位亚基,除了小麦亲本MY11的亚基类型外,还出现了4种非MY11亚基类型和7种不同于MY11的亚基组合类型;N、7+9在相应位点上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7.56%和41.46%,由此构成的组合N、7+9、5+10类型在7种变异组合中的比例较高;③试验材料的SDS-沉淀值变化范围(5.2~21.7mL)较大,变幅为16.5mL。由此可见,由这种方法创制的材料变异广泛、类型较丰富,这对丰富小麦遗传资源以及小麦品质的改良将会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