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精准医学杂志》 >岩藻多糖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岩藻多糖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C57BL/6品系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小鼠每天灌服双蒸水,持续5周;单纯感染组(B组):小鼠每天灌服HP菌悬液,持续3周,再灌服2周双蒸水;单纯干预组(C组):单纯岩藻多糖干预2周,再灌服双蒸水3周;预防干预组(D组):岩藻多糖预干预2周,再感染HP 3周;治疗干预组(E组):感染HP 3周后,岩藻多糖干预2周。采集实验结束当天小鼠的粪便样品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与注释;利用QIIME软件生成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丰度表,再利用R语言工具绘制成样品各分类学水平下的物种分布柱状图;使用QIIME软件,通过NMDS分析对各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LEfSe技术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寻找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最后通过Metastats分析,根据P值筛选出导致两组样品组成差异的肠道菌群。结果α多样性分析结果中的Shannon指数显示,E组生物多样性较B组升高;β多样性的NMDS分析结果显示E组菌群结构近似A组;粪便菌群LEfSe分析显示共有67个菌属在A、B、C、D和E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LDA值>2);进一步的Metastats分析显示岩藻多糖干预减轻了HP感染后有害细菌如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以及泽泻属(Alistipe)的相对丰度,增加了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粪便杆菌(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结论岩藻多糖可提高肠道部分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部分有害细菌的相对丰度,并可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对HP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