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非侵入式盆底肌力检测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研究

非侵入式盆底肌力检测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评估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已生育非妊娠女性100例,分别采用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法)测量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填写尿失禁专业问卷调查表ICI-Q-SF,根据评分结果分为SUI组(47例)和非SUI组(53例).分析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各参数间的相关性,SUI与非SUI妇女中两种盆底肌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及ICI-Q-SF评分与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两种方法的3个参数: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快肌最大值)、Ⅰ类肌纤维平均值(慢肌平均值)、Ⅰ类肌纤维变异性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4、0.427和0.237;②非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和Ⅰ类肌纤维平均值两个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86和0.502;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5个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③ICI-Q-SF评分与侵入式肌电检测的Ⅱ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及非侵入式压力检测的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具有相关性,其中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呈负相关关系(r<0,P<0.05),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非侵入式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结论: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方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方法在评估盆底肌力方面具有一致性,为孕期及产褥早期评估盆底肌力提供了可能性,为妊娠期SUI机制研究创造了临床基础与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80-384|共5页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武汉市汉口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1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湖北武汉43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非侵入式压力反馈; 盆底肌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 相关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