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2020年宁波市鄞州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2011—2020年宁波市鄞州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

目的:描述宁波市鄞州区常住居民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分布特征,了解该地区炎症性肠病的疾病负担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收集2010—2020年鄞州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居民健康档案中所有常住居民的登记信息,利用电子病历随访其炎症性肠病就诊情况,设置1年洗脱期,以登记1年后首次诊断且以炎症性肠病为首要诊断的患者为新发病例。采用泊松分布估算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度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2011—2020年累计纳入鄞州区常住居民1496427人,其中男性729996人(48.78%),总随访人年8081030.82,中位随访人年5.41[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5.29]。研究期间共有1217例炎症性肠病新发病例,男性(624例,51.27%)多于女性(593例,48.73%),总发病密度为15.06/10万人年(95%CI:14.23,15.93),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106例(90.88%),发病密度为13.69/10万人年(95%CI:12.89,14.52);克罗恩病70例(5.75%),发病密度为0.87/10万人年(95%CI:0.68,1.09);未定型结肠炎41例(3.37%),发病密度为0.51/10万人年(95%CI:0.36,0.69)。溃疡性结肠炎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0.82岁(IQR:18.77),发病年龄在45~49岁组占比最高(15.01%);发病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45~49岁年龄组达到较高水平,随后略有上升,65~69岁年龄组发病密度最高,为25.44/10万人年(95%CI:20.85,30.75),至75~79岁组发病密度迅速下降;克罗恩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4.34岁(IQR:33.41),发病年龄在25~29岁组占比最高(12.86%),由于克罗恩病新发病例数较少,年龄分布波动较大,青年和老年各有峰值。2011—2020年间,鄞州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密度在2011—2013年处于较低水平,2014—2016年呈迅速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峰值[24.62/10万人年(95%CI:21.31,28.30)],2017—2020年略有下降。结论:2011—2020年鄞州区炎症性肠病发病密度呈较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需重视其所带来的疾病负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