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6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度演化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6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度演化研究

         

摘要

利用粒度、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实验资料,开展姬塬油田长6储层物性致密成因机理研究。通过成岩作用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作用的特征,建立了孔隙度演化的数学模型。孔隙度演化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未固结砂岩孔隙度为37.42%,压实过程的孔隙度损失22.13%,早期胶结-交代过程中孔隙度损失3.97%,中晚期胶结-交代过程中孔隙度损失6.76%,溶蚀作用产生的孔隙度为5.56%,计算孔隙度为10.12%。通过对比姬塬油田、华庆油田、安塞油田长6储层孔隙度演化的路径表明,应用孔隙度演化模拟方法寻找相对"甜点"砂体能获取可靠的科学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