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刍议

         

摘要

中国古代流传着“孟母三迁”的感人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至今仍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和传承。从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教室里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中提出的“潜在课程”到后来“隐性课程”隐性德育”等概念的陆续出现,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隐性教育”。几十年来,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种教育理念对我们在新世纪搞好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同样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