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柴西南切克里克6号区域古近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柴西南切克里克6号区域古近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摘要

根据孔渗物性、压汞参数、覆压下孔渗测试参数以及大量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切6区古近系含油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以及控制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切6区古近系储层孔隙虽然公认以残余原生孔隙为主,但后期经溶蚀作用形成的多种次生溶蚀孔隙对储层实际的渗透性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孔隙喉道特征决定的.成岩过程中较强程度的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度影响最大而胶结作用的影响次之,溶蚀作用大大提高了本区储层的储集与渗透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