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湖泊科学 >湖滨带芦苇恢复过程中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含量变化:以巢湖为例

湖滨带芦苇恢复过程中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含量变化:以巢湖为例

     

摘要

水生植被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重建水生植物被认为是污染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氮素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限制性元素之一,根着挺水植物生长发育无疑将深刻地影响着沉积物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沉积物氮的需求和植物代谢强度均不同,目前对挺水植物完整生长过程中沉积物氮组分及含量变化认识仍十分不足.本研究通过为期120 d的沉积物柱芯培养和水槽模拟试验,探究巢湖芦苇恢复完整生长过程中沉积物总氮(TN)、无机氮(TIN)与可转化态氮(TF-N)的变化及其关键调控因子.结果 表明,芦苇完整生长过程将持续激发沉积物氮活性,沉积物TIN与TF-N含量逐渐增加,而沉积物TN和非可转化态氮(NTF-N)含量显著降低.模拟试验期间,指数型增长的芦苇生物量提高了沉积物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但亚硝态氮(NO2-N)含量却逐渐降低;与第0天相比,第120天沉积物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和有机态及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含量分别增加了1.10、3.40、3.60和1.40倍,这主要受芦苇吸收利用、根系代谢强化根际沉积物氧化还原电势和改变pH微环境共同驱动.在第120天,沉积物NH4+-N和NO3-N含量急剧升高,分别是第90天的9.43和2.22倍,表明芦苇衰亡凋落过程将向沉积物释放大量的TIN,故需要综合采取湖泊物理—生态工程手段来有效管控芦苇枯落物,从而提升水生植被修复效果并构建长效稳态机制.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2021年第5期|1467-1477|共11页
  • 作者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350013;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35000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350013;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350000;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350000;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3500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3500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35001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福州350013;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林业工作站 泉州3624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沉积物; 氮; 富营养化湖泊; 生态修复; 巢湖;

  • 入库时间 2023-07-25 20:07:1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