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MPM各种病理因素间相互关系,为MPM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100只作为实验组,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40 mg,对照组20只注入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每月称体重1次,死亡或垂死动物尸体解剖,肉眼观察胸、腹腔.结果有效实验组MPM66只,胸膜增生14例,胸膜阴性12例.对照组14只中4只胸膜增生,10只胸膜阴性.大体病理学改变分为结节型、斑片型、巨块型.组织病理学为上皮型、纤维型、混合型三型.按肿瘤异型性程度分高、中、低分化.双侧胸水45例,单侧9例,均为血性.45例(68.18%)向胸壁、肺组织、膈肌、纵隔等周围组织浸润.大鼠MPM组织学类型与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性之间无相关性.但组织类型与分化程度、胸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上皮型MPM分化差、胸水多、预后较差;纤维型分化好、胸水少、预后较好.分化程度与肿瘤浸润有关,中、低分化肿瘤浸润比例较高.生存期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