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内蒙古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

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体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中段,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96.3±3.8)Ma,为华力西晚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富硅,w(SiO2)为73.48%~74.22%,过铝质,w(Al2O3)为13.63%~14.01%,A/CNK值为1.04~1.10,碱质含量较高,w(K2O)+w(Na2O)为8.08%~8.54%,里特曼指数(σ)为2.13~2.46,相对富钾,K2O/Na2O值为1.31~1.54,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为(112.05~130.16)×10^-6,中等Eu负异常(δEu=0.52~0.65),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出略微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缓,具有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具有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3 849~0.704 236)和正的εNd(t)值(4.2~4.3),反映其物质来源可能主要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新生大陆地壳。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和构造环境判别,结合区域对比,推测阿钦楚鲁二长花岗岩为在岩石圈由挤压增厚向伸展体制转换的动力学背景下,由于俯冲板片的断离,造成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而部分幔源岩浆底侵到地壳的下部或者呈基性侵入体的形式侵入地壳,引起上部地壳的熔融而形成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