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介入放射学杂志》 >急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的心内膜电图

急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的心内膜电图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 (VF)形成机制。方法 利用 4极导管至于左室心尖部 ,同步描记到VF时的体表以及左室心单极和双极心内膜电图。结果 正常心内膜电图类似单向动作电位。双极电图呈 :rsrsrs或rsRS ,R波的存在是重要特点。 2条犬在VF初发生时 ,双极心内膜电图显示幅度、形状、频率相当规则的R波 ,随着VF的持续时间延长 ,R波的幅度、形状、频率逐渐变得不规则。其余 2条犬在发作VF时 ,双极电图的RR间期即不规则 ,但较之体表VF波仍相对规则。无论VF发生的早晚 ,双极心内膜电图的R波频率均低于VF波的频率。结论 心室内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折返环是VF的形成机制 ,至少在部分情况或者在VF的早期与之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