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

以常规粳型旱稻品种郑旱9号和郑旱10号为材料,在总施氮量270 kg/hm2条件下,设置3种追氮模式,基蘖肥:促花肥:保花肥分别为6:4:0(T1)、6:2:2(T2)、6:0:4(T3),以施用等量基蘖肥、生长中后期不施氮处理(T0)作为对照,研究生长中后期不同追氮模式对直播稻根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郑旱9号和郑旱10号抽穗期及抽穗后10、20、30 d的根干质量、根系氧化力、生长素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表现T2>T1>T3>T0,2个直播稻品种的穗数在不同追氮模式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均表现为T2>T1>T3>T0,结实率均表现为T2>T3>T0>T1,千粒质量均表现为T2>T1>T0>T3,产量均表现为T2>T1>T3>T0,其中T2处理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分别较T0处理提高41.4%和40.7%.综上,直播稻拔节后分次适时追施氮(促花肥、保花肥)能够促进中后期根系生长,维持根系较高的生理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提高直播稻产量.

著录项

  •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8-25|共8页
  • 作者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45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直播稻; 追氮模式; 根系生理性状;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