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进展

             

摘要

早产儿指胎龄<37周的新生儿[1]。早产儿胃肠功能功能障碍易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胃潴留等问题,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学术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有所差异,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2]:①呕吐,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②胃残余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24 h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h的量;③胃残余被胆汁污染;④大便潜血阳性;⑤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⑥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⑦奶量不增或减少,体质量不增。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存活率逐渐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治愈率成为衡量儿科临床医疗护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早产儿科学合理地喂养,促进其胃肠功能成熟,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最终能够解决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