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评钟嵘'滋味'说的审美价值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评钟嵘'滋味'说的审美价值

         

摘要

"味"或"滋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是指文艺作品中能激起欣赏者美感的特质(包括美的内蕴和美的形式).在品鉴诗歌的审美活动中,一首诗是否有"味"或"滋味"成为其审美价值的标志.因此,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断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以味论诗,始于西晋文论家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虽一唱而三叹,故既雅而不艳."南朝梁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也以味论诗:《明诗》篇说,"张衡《怨》篇,诗典可味";《体性》篇说,杨雄的作品"志隐而味深";《隐秀》篇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但是。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