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行水通歧方”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行水通歧方”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行水通歧方”(基于益气健脾、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法,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化裁而成)联合宫腹腔镜(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下行输卵管造口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气滞湿阻证患者,根据术后有无服中药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于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伞端电凝成型术,术毕予丹参注射液冲洗盆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用“行水通歧方”治疗,至少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术后1年内2组患者妊娠结局、未妊娠输卵管积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术后妊娠结局,找出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妊娠结局及未妊娠输卵管积水复发情况:治疗组宫内妊娠率为71.7%(38/53),高于对照组的32.7%(1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宫内妊娠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成功率为31.6%(12/38),对照组为37.5%(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妊娠输卵管积水复发率为18.2%(2/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储备功能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血清AMH水平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内膜容受性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I、RI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升高作用及对PI、RI值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服用中药情况及盆腔输卵管病变程度是影响术后妊娠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造口术,术后配合“行水通歧方”治疗可提高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的宫内妊娠率,降低未妊娠患者输卵管积水复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宫内妊娠率呈下降趋势;盆腔病变程度越重,越影响术后的宫内妊娠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