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科学院学报》 >广西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时的纳潮生态混养探索研究

广西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时的纳潮生态混养探索研究

         

摘要

为了在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017年2月到2020年1月在广西防城港1.1927 hm2的废弃虾塘内进行7种肉食性和2种杂食性鱼类的纳潮生态混养试验研究.在塘底挖掘0.8-1.2 m深的庇护沟、水面设置植物遮阴浮床、塘内设红树林造林监测样地.在塘底基础水位设为0.5m深的条件下,年均渔获生物量为691 kg/(hm2·a),饵料综合效率为35.09%.3年中9种鱼类成活率、占渔获总尾数和占总生物量比例最高的均是黄鳍鲷(Sparus latus),分别达到38.16%、65.2%和35.28%.2020年1月的全捕渔获显示,鲻鱼(Mugil cephalus)、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和灰鳍鲷(Sparus berda)等野生经济鱼苗可随潮水进入塘内生长,个体数可占渔获总尾数的16.9%.在全日潮15 d的潮汐周期中,塘底淹水日数小于6 d时木榄幼苗可正常生长,成活率93.5%.扩大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及生态养殖的规模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社会对红树林良好环境及高质量产品的认识,可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著录项

  • 来源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95-203|共9页
  • 作者单位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 536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 关键词

    红树林; 废弃虾塘; 退塘还林; 生态混养; 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