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不同密度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

不同密度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

         

摘要

为了研究生态基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实验按生态基表面积占养殖水体表面积的比值50%、100%、150% (S-50、S-100、S-150),设置3个不同密度的生态基养殖系统.首先测量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草鱼生长性状,进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体中和生态基上的细菌群落组成,探索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与草鱼生长的关系.结果 显示,S-100和S-150组的草鱼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S-50和对照组;S-1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S-100和S-150组的饲料转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群落分析发现:①与水体相比,生态基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比例增加,且该菌在S-100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②水体中细菌主要以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细菌属(Rhodobacte)、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为主,生态基上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占较高比例,并且后3种细菌在S-100组中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③在可鉴定的种水平上,生态基上的细菌主要以产碱假单胞菌(P.alcaligene)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为主,其中产碱假单胞菌在S-100和S-150组最高.综合草鱼生长性状、细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基生产成本分析发现,生态基比表面积为100%时效果最佳,即细菌多样性和潜在益生菌比例高,饵料系数最低,草鱼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最高.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19年第4期|988-996|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38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草鱼(鲩);
  • 关键词

    草鱼; 生态基; 细菌群落组成; 有益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