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年春季淮河中下游水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

2019年春季淮河中下游水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

         

摘要

为了解淮河中下游(安徽-江苏段)水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情况,选取支流、河道、湖泊(洪泽湖)和入江口4个生境类型的9个断面,同步采集水体微生物和水化学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特征,并与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类单元下,生境间微生物组成和丰富度均有一定差异;微生物多样性呈现由支流到河道递增的趋势,物种丰富度呈现河口>洪泽湖>支流>河道的生境差异;门水平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所有位点中共同的优势类群,属水平上,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育菌属Rhodoferax和Limnohabitans属在各位点中丰度最高;发酵单胞菌属Zymomonas和甲基养菌属Methylibium是河道组拥有的两种特有菌属,而HTCC、弓形杆菌属Arcobacte r和突柄杆菌属Prosthecobacter则为其他3个生境组所特有;各采样点属水平上高丰富度物种多指向高氮含量的水质指标,且与水质分析结果趋同,反映了各生境氮污染的基本情况;环境因子与Alpha多样性、属水平优势属的相关性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CCA)显示,高锰酸盐指数(COD Mn)、总磷(TP)、浊度(TUR)、pH、透明度(SD)和氨态氮(NH+4-N)是影响各位点微生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根据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中下游水体可初步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境类型,水体微生物可以作为反映淮河中下游水质情况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