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理大学学报》 >胃裸区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胃裸区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查明胃裸区的形态学特征,为上腹部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正常成人尸体36具(男30、女6),解剖显露胃裸区周界腹膜返折形成的韧带并测量其边长,以此确定胃裸区的位置、形态并计算其面积;按断层标准制作的横、矢、冠状标本各2套,对胃裸区出现的平面及在该平面的长度、宽度和胃裸区与左侧膈肌之间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①胃裸区位于内、外侧胃膈韧带和胃胰韧带之间,近似于梯形,面积为(9.47±7.08)cm2;②胃裸区后腹膜外间隙与左肾周间隙和胰周间隙相交通,其内有血管、淋巴结、左肾上腺、左肾上极和胰上缘等结构。结论:胃裸区的出现率为100%,胃裸区以及胃裸区后腹膜外间隙内所含的结构在急性胰腺炎病例可能被累及;认识胃裸区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像诊断学价值和外科手术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