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密码学报》 >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回顾、现状与展望

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回顾、现状与展望

         

摘要

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一直都是密码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上世纪40年代,Shannon证明了一次一密体制在唯密文攻击下在理论上的完善保密性,激发了流密码研究的热潮,自此流密码的设计都是围绕着如何产生接近完全随机的密钥流序列来进行,发展出了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若干设计范例,许多基于此而设计的流密码纷纷被提出,比如用于GSM通信安全的A5/1和蓝牙加密算法E0等,同时也出现了像RC4等基于随机洗牌的设计范式.在欧洲NESSIE和eSTREAM计划之后,流密码的设计日趋多样化,大量基于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NFSR)和基于分组密码扩散与混淆模块而设计的算法相继被提出,以抵抗基于LFSR线性性质而发展的(快速)相关攻击与(快速)代数攻击等.本文将首先回顾流密码设计与分析的发展历程,系统地综述流密码设计与分析中的若干关键技术与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方向上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试着展望了一下未来流密码的发展方向.

著录项

  • 来源
    《密码学报》 |2016年第6期|527-545|共19页
  • 作者

    张斌; 徐超; 冯登国;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

    北京 1001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加密与解密;
  • 关键词

    流密码; 流密码分析; 流密码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