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动态评估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弹性变化,探讨其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50例周围性单侧面瘫患者,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针灸治疗前及治疗1、3、7、14、28 d面部双侧表情肌(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同时应用面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周围性面瘫程度。比较针灸治疗前、后弹性模量值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分析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不同时间点弹性模量值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治疗前及治疗各时间点的弹性模量值均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针灸治疗次数增加,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的弹性模量值逐渐增加,其中患侧额肌治疗3、7、14、28 d的弹性模量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患侧降口角肌治疗7、14、28 d的弹性模量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患侧降下唇肌治疗14、28 d的弹性模量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健侧表情肌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其弹性模量值无明显变化。随着针灸治疗时间延长,患侧面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升高,其中治疗3、7、14、28 d面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治疗7 d时评分上升速率最快。相关性分析显示,患侧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不同时间点的弹性模量值与其面神经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4、0.739、0.815,均P<0.001)。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可动态评估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部表情肌的弹性变化,且其与面神经功能评分相关,为临床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