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连治疗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连治疗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连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时的潜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查询并获得黄连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急性肝损伤的相关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 3.7软件制作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框架图。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靶点和通路富集情况,选取AKT1和p-AKT1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共收集黄连活性成分14个,相关作用靶点基因278个,其中与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急性肝损伤的交集靶点基因32个。排名前6位的靶点蛋白是AKT1、TOP1、ErbB2、TLR4、PTGS2、MPO。同时富集到有关的信号通路包括催乳素信号通路、胰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FcεRI、膀胱癌、癌症中的中心碳代谢、ErbB信号通路、子宫内膜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黄连治疗后,百草枯中毒小鼠肝脏病理损伤减轻,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转氨酶水平降低,p-AKT1水平降低。结论黄连在治疗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急性肝损伤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黄连可降低AK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对百草枯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