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化学治疗预处理小鼠骨髓移植早期免疫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化学治疗预处理小鼠骨髓移植早期免疫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摘要

目的:通过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药物预处理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探讨异基因移植早期小鼠脾各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小鼠按白消安剂量的差异分为4个组(80 mg/kg组、100 mg/kg组、120 mg/kg组、150 mg/kg组),并与环磷酰胺进行联合化疗,通过评估清髓效果和药物毒性来确定合适用药剂量.实验按基因移植类型分为4组:异基因移植组、同基因移植组、单纯化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使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对移植小鼠化疗预处理后进行骨髓移植.异基因移植组在移植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8天4个时间点制备脾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脾各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并与同基因移植组进行同期对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脾免疫细胞群基础值对照,通过单纯化疗组对清髓效果进行对照评估.结果:1)白消安剂量100 mg/kg为最合适剂量,该剂量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能恢复移植小鼠造血且预处理的相关毒性较小.2)异基因移植组移植后能使造血重建达到高供者嵌合,T淋巴细胞为主要的细胞群体,B淋巴细胞恢复相对延迟.供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为最早开始恢复并达较高嵌合率的细胞群体.异基因移植组移植后5d内,大多数T细胞无明显表型,为初始T细胞状态,异基因移植5d以后,这些细胞主要是效应性记忆表型.供者来源的初始T细胞重建缓慢,但供者来源的效应性记忆T细胞和调节T细胞重建相对较快.3)同基因移植组移植后小鼠能恢复,B淋巴细胞恢复延迟.4)单纯化疗组小鼠在化疗后的第12~15天全部死亡,死亡前外周血常规检查均提示为全血细胞减少.结论:使用化疗药物进行预处理能成功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效应性记忆T细胞、初始T细胞及调节T细胞在异基因移植后的比例及供受比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