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摘要

[目的]研究桂西南平果县喀斯特山地灌丛、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3个群落的优势木本植物最大高度性状随演替进程的变化,认识环境筛选和物种相互关系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性状差异、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进一步采用性状梯度分析法将优势种最大高度性状值分解为 α 组分和 β 组分,分析最大高度在群落内和群落间的变化.[结果]随着群落由灌丛向次生乔木林的演替,植物最大高度增加,3个群落的最大高度差异显著(P<0.05).灌丛群落的 β 值为1.59,乔灌过渡林的 β 值2.64,次生乔木林的 β 值为3.00,3个群落的 β 值的极差分别为0.37、0.47和1.13.灌丛群落的a值分布在-0.13~0.16之间,乔灌过渡林在-0.49~0.76之间,次乔木林在-0.72~0.83之间,3个群落a值的极差分别为0.29、1.25和1.55.从整个调查区域来看,β 值的极差大于 α 值,环境变化对群落形成的作用大于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灌丛的变化与整个调查区域一致.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 α 组分的极差大于 β 组分,这两个群落的种间相互作用大于环境变化.灌丛的bi平均值小于0,该群落最大高度种内变异不能反映物种沿高度梯度的变化趋势.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bi平均值均落在[0,1]区间,这两个群落种内最大高度差异引起的变化小于群落水平的变化.[结论]调查区域灌丛的形成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乔灌过渡林和次生乔木林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