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灾害学》 >地震堰塞湖人工排泄断面优化初探

地震堰塞湖人工排泄断面优化初探

         

摘要

汶川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典型的大量堰塞湖,对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对震后堰塞湖的处置成为今后次生山地灾害减灾的一大关键性课题.在回顾和总结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排险经验的基础上,对泄流槽纵、横断面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在开挖过程中,也应考虑堰塞体组成物质、抗冲稳定性、施工设备等因素选择泄流槽体型.震后5~10年是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活跃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堵江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期望研究能够为堰塞湖的排险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灾害学》 |2010年第2期|26-2986|共5页
  • 作者

    赵万玉; 陈晓清; 高全;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工程地震;
  •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应急排险; 人工排泄; 泄流槽; 断面优化; 汶川8.0级地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