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索多节段颈椎前路术后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丢失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5名行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颈椎深部椎旁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测量患者术前术后CL、T1倾斜角(T1 slope,T1S)、C2~7矢状垂直距离(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恢复率来评价颈椎术后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术后CL的变化,将患者分为前凸角增加组、前凸角稳定组和前凸角丢失组。结果CL的变化(△CL)与术前CL以及术前T1S呈负相关,与深部椎旁屈曲肌CSA之间呈正相关。前凸角丢失组术前T1S更大,深部椎旁屈曲肌及后伸肌CSA更小;前凸角增加组术前CL更小,cSVA更大,深部椎旁屈曲肌CSA更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较大的T1S以及较小的颈椎深部椎旁屈曲肌CSA是术后CL丢失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较大的T1S以及较小的颈椎深部椎旁屈曲肌的CSA是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术后颈椎前凸角丢失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