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龈沟和袋内各种细菌的比例与牙周发病、治疗的关系

龈沟和袋内各种细菌的比例与牙周发病、治疗的关系

         

摘要

用显微镜检查牙周病人的龈沟或袋内各种细菌数目,观察发病牙与非发病牙的区别。用龈下刮治、中药鸦蛋子治疗,观察其对细菌的作用、及细菌数与龈沟内或袋内pH 值的关系。结果指出:牙周病发作的牙,活动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增加,球菌减少;渡病不发作的牙以球菌为主。龈下刮治可使革兰氏阴性杆菌减少,球菌增加。中药鸦蛋子可使袋内螺旋体减少。龈沟内的 pH 值与细菌数成反比。

著录项

  •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198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 作者

    赵培琳; 胡郁斌;

  • 作者单位

    北京口腔医院综合门诊;

    北京口腔医院综合门诊;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