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蚌埠医学院学报 》 >双能CT虚拟平扫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的可行性研究

双能CT虚拟平扫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目的:以QCT测量的骨密度(BMD)为金标准,探讨双能CT(DECT)虚拟平扫在无体模的状态下定量评估BMD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行腹部混合能量常规平扫(TNC)与能谱模式(GSI)三期增强扫描的病人,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各50例。使用QCT Pro软件测量L1椎体BMD值。在训练集中比较常规模式平扫图像和GSI模式增强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中L1椎体CT值差异,并确定虚拟平扫椎体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虚拟平扫椎体CT值预测其BMD值的回归模型。验证集用来评估该方程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性以及虚拟平扫椎体CT值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结果:虚拟平扫的L1椎体CT值低于常规平扫(P<0.01);在减去常规平扫后图像的总辐射剂量减少了21.94%;虚拟平扫CT值预测椎体BMD值的回归模型:BMD=102.375+1.349×CT值-0.321×年龄-0.433×身高(R^(2)=0.979);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基于门静脉期的虚拟平扫椎体CT值诊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截断值分别为54.35 HU和64.51 HU。结论:在不依赖体模的情况下,DECT虚拟平扫的椎体CT值能够可靠测量BMD,通过建立的预测BMD模型,可定量诊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是QCT技术的有益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