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2018年冬季京津冀区域大风日环流型的聚类分析

1979−2018年冬季京津冀区域大风日环流型的聚类分析

             

摘要

利用1979-2018年冬季(12月-次年2月)地面台站的逐日风速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京津冀区域性大风的变化及其天气环流型.结果显示,在1979-2018年期间,共计出现区域性大风事件285 d,近40 a大风天气出现的频次以-0.96 d·(10 a)^-1(P<0.05)趋势减少.层次聚类结果显示,导致区域性大风的主要天气环流型有2类:一类环流型事件为110 d,突出特征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异常,沿西北-东南方向呈“负-正-负-正-负”分布,合成分析表明其异常信号从上游地区出现、东移、消失于西北太平洋地区,可持续近15 d;另一类环流型事件有175 d,对应的欧亚大陆地区环流异常自西向东呈“正-负-正-负-正”分布,异常信号可持续近18 d.合成显示,京津冀地区2类天气环流型在对流层中低层均为低压异常,同时近地面有异常强的偏北风和低温.1979年以来,这2类天气环流型的频次都在显著减少,前者的线性趋势是-0.72 d·(10 a)^-1(P<0.01),后者趋势是-0.23 d·(10 a)^-1(P<0.5),这说明第一类天气型频次的减少可能是近40 a京津冀地区大风事件下降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