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树立科学汉字观,正确认识繁简字——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答本刊记者问

树立科学汉字观,正确认识繁简字——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答本刊记者问

             

摘要

如果从1909年陆费逵提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算起,汉字简化运动至今已有100年了。这期间,"文化中国"一直处于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局面。自从《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以来,在半个多世纪里,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在国际上广泛传播。而同时,有关繁简汉字的争论不时出现,近年来,这种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9年2月2日,一位署名"老愚"的网友在新浪网发表博文《季羡林老人谈国学》(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edccd0100cljl.html),转述季羡林先生的话称"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作家二月河等提出"废简复繁"的提案或建议;2009年4月16日《南方周末》用整版的篇幅发表朱大可等人写的文章,宣称"终将要回归繁体字"……引起了各方热议,争论可谓达到空前——原来只是学术圈内的论争,如今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话题了。大家观点不一,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无论是从引导民众树立科学汉字观,正确认识汉字的发展演变,正确贯彻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的角度,还是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角度,都需要对繁简字问题进行理智分析、科学阐释。针对这场论争,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先后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汉字简化是歧途吗》(2009年5月20日)和《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2009年5月28日,6月5日《中国教育报》全文转载)两篇重要文章,对社会上的某些模糊、错误的认识进行了澄清和批判,对简化字予以了科学定位。为了进一步厘清事实,树立正确的文字观,我刊对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和山东师范大学王开扬教授进行了专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