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银翘散“异病同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AURIC)及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VMC)的共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筛选银翘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AURIC和VMC的相关靶点,获取银翘散与AURIC、VMC三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银翘散—成分—靶点”网络,分析重点活性成分;使用STRING数据库通过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以分析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靶点及主要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银翘散129个活性成分,264个作用靶点;银翘散与AURIC、VMC共119个交集靶点;银翘散—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得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豆甾醇为排名前5的主要成分;PPI网络构建后得出STAT3、RELA、TNF、MAPK3、AKT1为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533条、细胞组成57条、分子功能94条,其中涉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凋亡过程的调控、激素的调控、代谢产物的调控、变老、对外来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44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重点活性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银翘散主要通过STAT3、RELA、TNF、MAPK3、AKT1等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柚皮素、豆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和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IL-17信号通路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对AURIC、VMC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