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密度和行距对宽幅匀播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对宽幅匀播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小麦宽幅匀播在淮南地区的适应性.[方法]以扬麦19为材料,利用不同的密度(225万、300万、375万/hm2)和行距(15、20、25 cm)组合,通过测定各处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探索适合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行距组合.[结果]各处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曲线,在灌浆1期时叶绿素含量到达高峰,并且此时基本苗为300万/hm2,行距为25 cm的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处理的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基本苗为300万/hm2,最佳行距为25 cm.产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灌浆1期的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11月初播种的小麦采用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时,以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25 cm为最佳栽培措施.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42-44|共3页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小麦;
  • 关键词

    宽幅匀播; 密度; 行距; 产量; 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