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规模化猪场废水常规生化处理的效果及原因剖析

规模化猪场废水常规生化处理的效果及原因剖析

             

摘要

通过连续4个多月现场采样测定并分析湖南某水冲粪猪场典型废水处理工艺各阶段水质,包括pH、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变化情况,探究规模化猪场废水常规生化处理的实际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原因.结果表明,猪场常规固液分离后废水SS、COD、NH3-N、TN、TP含量依然较高,分别为3040~4900、6440~11290、652.3~1044、721.3~1187、55.5~148.1 mg·L-1,厌氧消化大部分去除的是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较少,进入后续生化处理负荷高.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后二沉池出水水质指标中NH3-N为37.9~108.7 mg·L-1,TN为179.1~203.4 mg·L-1,TP为20.1~41.6 mg·L-1,不能稳定达标;后接CASS工艺进一步处理后,NH3-N浓度可大幅降低到0.54~3.2 mg·L-1,但TN和TP去除率低,表明该阶段以硝化反应为主,而反硝化脱氮过程受阻.CASS池出水TP浓度超标且色度较深,通过增加化学混凝沉淀工艺脱色、除磷,最终出水达标,但由此产生大量化学污泥并消耗化学药剂,延长了工艺路线,处理成本高达近10元·t-1.猪场粪污传统固液分离-厌氧产沼-多级生化处理工艺水质达标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水处理系统的依附于SS中的"惰性"COD、氮和磷浓度较高,妨碍了其降解或转化.因此,改进并研发在前端快速高效去除SS和"惰性"污染物再进行生化处理的工艺,是有效提高处理效果、缩短处理周期和降低处理成本的可行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