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有机生活垃圾堆肥中物质组分减量差异及变化规律

有机生活垃圾堆肥中物质组分减量差异及变化规律

         

摘要

以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餐厨垃圾和作物秸秆为处理对象,分类表征不同好氧堆肥条件下餐厨-稻草总物质、干物质及主要组成元素的减量差异及其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借助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明确主要堆肥过程因子对物质组分代谢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本试验中4个堆肥处理的总物质减量效果为单一通风组﹥通风+菌剂组﹥对照组﹥通风+菌剂+纤维素降解菌组,对于带有辅助通风设备的处理而言,7~13 d是垃圾减量化的主要时间区段。不同处理的水分去除方式不同,菌剂接种可促进水分以蒸发形式去除。不同处理组下干物质的元素损耗具有倾向性,通风+菌剂+纤维素降解菌组中碳素和氢素的损失量占干物质损失量的百分比依次高于通风+菌剂组、单一通风组和对照组,氧素的损失量占干物质损失量的百分比则正好相反。菌剂接种处理的碳素消耗主要发生在0~13 d,约占碳素总消耗量的60%以上。冗余分析结果指出温度和细菌数量是影响物质和元素去除的主导因素,其中温度与不同时间区段垃圾减量能力和水分损失量呈最大正相关,而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分别与区段干物质损失、氢素损失及氧素损失呈最大正相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有机垃圾堆肥过程中渗滤液排放、物质损失控制和垃圾生态代谢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2463-2471|共9页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杭州 31002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 关键词

    堆肥; 物质元素; 减量机制; 冗余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