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ethod on Points Transcutaneous CO_2 Emission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Method on Points Transcutaneous CO_2 Emission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研究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二十名健康志愿者(男性8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针剌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 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 C(A 点尺侧旁开2 cm)、D(B 点尺侧旁开2cm)进行对照。结果:针刺前后相比,假针刺和浅针刺组五点上的 TCE 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 B 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的 TCE 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 A 点、B 点及曲泽穴针刺前后 TCE 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 C 点、D 点针刺前后的 TCE 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用机械力压迫阻断内关穴前后的郄门或大陵穴后,曲泽穴及 A、B 点上 TCE值针刺过程中有所下降,起针解除压迫后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刺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刺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机械阻断可降低这种效应。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