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中医药》 >从误诊误治案例看小柴胡汤的方证相应

从误诊误治案例看小柴胡汤的方证相应

         

摘要

小柴胡汤出自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少阳之为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仲景又云“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诸家对于小柴胡汤的运用范围由此而产生争论,是否真的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呢?当前中医临床运用小柴胡汤的病症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从中分析和总结小柴胡汤的方证,对于争论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临床中的误诊误治案例,更是直接说明了何种情况下运用有效,何种情况下运用无效,无疑是分析小柴胡汤方证的可靠材料。以下就临床报道的几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