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姜黄素抑制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

姜黄素抑制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机制。方法: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36只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组BN大鼠正常饲养,不做干预;实验组BN大鼠行532nm倍频激光光凝后,根据不同分组分别干预14d: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14d;雷珠单抗组:光凝后第2d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10mg/mL,0.2mL/支)1次5μL。姜黄素组:低[100mg/(kg·d)]、中[200mg/(kg·d)]、高[400mg/(kg·d)]剂量的姜黄素混悬液分别灌胃14d。光凝14d后进行眼底照相、FFA与ICGA检查。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CNV中央厚度。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组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CNV生成率分别为78.18%、73.21%、77.19%、75.86%、74.55%,均大于70%;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2.12±6.59、119.22±8.03、166.45±8.33、164.34±5.69、149.22±6.4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光凝后14d,雷珠单抗组CNV中央厚度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中AKT、p-AKT、HIF-1α、VEGF因子表达呈阴性,未见棕黄色反应物。光凝后14d,模型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mRNA结果显示:光凝后14d,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光凝后14d,AKT蛋白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IF-1α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400mg/(kg·d)的姜黄素具有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作用。姜黄素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机制可能与降低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活性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