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1800年前后人类学话语张力场探究:克莱斯特《安菲特律翁》中的游戏、身份与认知危机

1800年前后人类学话语张力场探究:克莱斯特《安菲特律翁》中的游戏、身份与认知危机

         

摘要

作为德语文学1800时期魏玛古典与浪漫主义之间的代表作家,克莱斯特揭露了希腊神话中阴暗、暴力、欲念、疯癫的层面,并在人物身上引入了现代意识。朱庇特化身安菲特律翁的神话素材,在他的创作中获得了全新的演绎。由扮演游戏引发的一系列感知混乱、情感迷惘、理性失效和身份认同问题,对古典人文主义所推崇的“完整的人”理念提出了挑战,映射了错综复杂的时代话语。对神话原型的重新塑造,既体现了对传统权威信仰体系的祛魅、对理性和感知等新型人类学模式的质疑,也暗示了情感冲动与道德、法律构成的冲突,全面展现了1800前后理性与感性、认识与感觉构成的张力场。文学对神话英雄的反复书写和不断替代,恰恰体现了在场的文本与隐匿的话语体系的永恒游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