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建筑遗产》 >香洲埠与中山港——兼论历史事件影响下的乡土建成遗产保护问题

香洲埠与中山港——兼论历史事件影响下的乡土建成遗产保护问题

         

摘要

毗邻港澳的香山地区自近代以来便得西方风气之先.凭借地理位置的便利性,香山南部临近澳门的地区曾出现过两次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尝试,分别是1908年在清政府鼓励下由华侨实业家王诜、伍于政等人集股投资的"香洲埠",和1929年由国民党元老唐绍仪继承总理遗志在中山模范县基础上设置的"中山港".文章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结合两地的历史地理和建筑遗存信息,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对比在国运式微、政局剧变的短短20多年间这两次背景、主体、方式不同,但区位、目的、结局相似的现代化尝试.虽然它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均为寄托国家未来发展期望的极有价值的现代化探索,因此都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如今,香洲埠已成现代化城区,中山港所在的唐家村仍是乡土村落,如何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此类遗产,也是文章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